五彩绚丽的绫球划出优美的弧线,伴随着清亮的铃音落入得分区;敏捷的身影腾空跃起,彩色的夹包如流虹越过球网。2025年10月25日至26日,北京市绫球邀请赛和夹包邀请赛在昌平区北京一零一中未来科学城学校举行。这场比赛汇聚了全市中小学生,他们在传统体育的舞台上展现了青春的活力与风采。

2025年北京市绫球与夹包赛事圆满收官

绫球运动起源于北京地区满族和回族流行的传统游戏“拽包”。比赛中,双方各派出五名队员,通过传球、接球和抢断等技术将绫球投向对方得分区以获取分数。绫球由三色布料缝制,内部填充谷物、小铜铃,在飞行时不仅展现出鲜艳的色彩,还伴随清脆悦耳的铃声,令比赛充满了观赏性与趣味性。

夹包运动则源自北京地区汉族、满族、回族等多民族儿童间广为流行的游戏“夹包比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活动逐步演变为一种竞技型对抗项目。绫球与夹包均是北京市经过深入挖掘与系统整理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具有文化价值,又兼具健身功能,它们已被正式列入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之中。

本次比赛采取了“区级预赛+市级决赛”的形式。从今年4月开始,全市各区陆续展开基层选拔赛,最终每个组别推荐两支优秀队伍参与决赛。经过两天的紧张角逐,两项比赛的不同组别均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则按组别评选出2至4名。

许多学生在赛后分享了他们的参赛感受。一名参赛选手表示:“夹包比赛真的很有趣!最开始觉得挺难,但后来在训练中逐渐掌握了技巧。通过这项运动,我不仅学到了新技能,也结识了来自其他学校的朋友们。”

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中心主任高欣谈到:“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民族体育项目,向青少年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族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为构建共同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贡献力量。”

2025年北京市绫球与夹包赛事圆满收官

作为2025年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单项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绫球与夹包赛事展现了“市区联动、协同推进”的办赛新机制,为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赋予了新的活力。